兒童近視控制的關鍵策略
文章目錄
孩子近視了怎麼辦?專業診所引導您走上控制之路
「孩子才小學就近視了,怎麼辦?」這是許多家長共同的焦慮。在3C產品普及的現代,兒童近視的發生率與日俱增。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資料顯示,國小學童近視盛行率在近年來呈現上升趨勢,國小一年級約有20%近視,到了六年級則已高達70%[1]。近視不僅影響孩子的生活與學習,更重要的是,高度近視(近視度數大於500度)會增加成年後罹患青光眼、白內障、視網膜剝離及黃斑部病變等眼疾的風險[2]。因此,兒童近視控制絕非只是「戴眼鏡」這麼簡單,而是關係到孩子一輩子的視力健康。
本診所深耕兒童近視控制多年,我們堅信,有效的近視控制是一場醫師、家長與孩子三方合作的長期戰役。我們將透過本文,為您深入解析兒童近視控制的常見方法、數據佐證,並強調家長在其中扮演的不可或缺角色,同時也為您釐清「弱視」與「近視」的根本差異。
兒童近視控制的多元策略:精準治療與實證數據
面對兒童近視,目標不是「治好」近視(因為真性近視無法逆轉),而是「控制」近視加深的速度,以減緩孩子度數飆升,降低未來高度近視的風險。目前國際上公認有效的兒童近視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,會根據孩子的個別狀況,與家長共同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案:
1. 長效散瞳劑(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)
- 原理: 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能有效放鬆睫狀肌,減緩眼軸增長,從而達到控制近視加深的效果。研究顯示,0.01%的阿托品眼藥水在近視控制方面效果顯著,且副作用較少,通常僅為輕微畏光或近距離視力模糊,大部分孩子能適應良好[3]。
- 優勢: 使用方便、非侵入性,是目前最廣泛使用的近視控制方法之一。
- 注意事項:: 部分孩子對光線會較敏感,白天外出需配戴太陽眼鏡。需定期回診追蹤眼壓、瞳孔大小及近視控制效果。
2. 角膜塑型片(Orthokeratology, OK鏡)
- 原理: 角膜塑型片是一種高透氧硬式隱形眼鏡,在夜間睡眠時配戴,透過物理壓力溫和改變角膜弧度,使白天取下鏡片後能擁有清晰視力,同時抑制眼軸增長。
- 優勢: 白天無需配戴眼鏡或隱形眼鏡,活動更自由;根據研究,角膜塑型片能有效減緩近視進展,平均可減緩約50%的近視加深速度[4]。
- 注意事項: 需要嚴格遵守清潔與消毒程序,以避免感染。初期可能需要一段適應期,且費用較高。定期回診檢查角膜健康及度數變化至關重要。
3. 兒童多焦點軟式隱形眼鏡 (Myopia Control Soft Contact Lenses)
- 原理: 這類隱形眼鏡設計有特殊的同心圓或環形光學區域,中心區域提供清晰遠視力,周邊區域則有助於將周邊影像聚焦在視網膜前方,從而抑制眼軸增長。
- 優勢: 配戴方便,白天可維持清晰視力,且控制效果與角膜塑型片相近[5]。
- 注意事項: 同樣需要注意清潔與配戴衛生,定期回診檢查。
4. 兒童光學離焦眼鏡 (Defocus Incorporated Multiple Segments, D.I.M.S. lenses / Highly Aspherical Lenslet Array, H.A.L. lenses)
- 原理: 這些特殊設計的鏡片,除了矯正中央視力外,還在鏡片周邊設計了特殊的離焦區塊,使周邊影像聚焦在視網膜前方,以此減緩眼軸增長。
- 優勢: 佩戴方式與一般眼鏡相同,孩子接受度高,無需改變生活習慣。近年來研究顯示,D.I.M.S.鏡片可有效減緩近視加深約50-60%[6],而H.A.L.鏡片在控制效果上也有優異的表現[7]。
- 注意事項: 需定期更換度數,且部分孩子對周邊視野可能會有些微適應期。
醫師與家長的合作:近視控制的黃金鐵三角
再先進的近視控制方法,如果沒有家長的積極參與和配合,效果也會大打折扣。「醫師、家長、孩子」組成的「黃金鐵三角」在近視控制中的關鍵作用。
醫師的專業引導:
- 精準診斷與評估: 透過專業眼科檢查,評估孩子的近視狀況、眼球結構、用眼習慣,排除其他眼疾。
- 量身定制方案: 根據孩子年齡、近視程度、生活型態及家長意願,推薦最適合的近視控制方案。
- 定期追蹤與調整: 定期回診追蹤近視控制效果、眼軸增長速度、有無副作用等,並隨時調整治療策略。
- 專業衛教與諮詢: 提供家長正確的近視控制知識,解答疑問,幫助家長了解如何在家中執行護眼措施。
家長的關鍵角色:
家長是孩子視力健康的第一線守護者,您的努力與配合,是近視控制成功的基石。
- 遵從醫囑: 嚴格按照醫師指示使用眼藥水或配戴矯正器具,不可自行停藥或中斷療程。
- 定期回診: 務必按時帶孩子回診,讓醫師評估治療效果並適時調整。
-
建立良好用眼習慣:
- 「20-20-20」法則: 用眼20分鐘,休息20秒,看20英尺(約6公尺)外的景物。
- 充足的戶外活動: 每天至少120分鐘的戶外活動有助於預防近視發生及延緩近視加深。陽光中的光線刺激視網膜釋放多巴胺,有助於抑制眼軸增長[8]。
- 保持適當閱讀距離: 閱讀、書寫或使用3C產品時,保持35-45公分的距離。
- 充足的光線: 確保閱讀環境光線充足且均勻,避免光線過強或不足。
- 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: 盡量減少孩子玩手機、平板電腦的時間,鼓勵多元的休閒活動。
- 良好坐姿: 保持端正坐姿,避免趴著或躺著閱讀。
- 均衡飲食: 攝取富含維生素A、C、E、DHA等對眼睛有益的食物,例如深綠色蔬菜、胡蘿蔔、魚類、蛋黃等。
- 充足睡眠: 充足的睡眠有助於眼睛的放鬆與恢復。
- 耐心與鼓勵: 近視控制是一場馬拉松,需要家長的耐心陪伴與支持,鼓勵孩子堅持下去。
澄清概念:兒童弱視與近視控制大不同
在兒童視力保健領域,家長們常會將「弱視」與「近視」混淆,或認為近視控制就是在治療弱視。事實上,兩者是截然不同的概念,治療方式也天差地遠。
什麼是弱視?
弱視(Amblyopia) 指的是,在兒童視覺發育的關鍵期(通常是0-6歲),由於某些原因導致單眼或雙眼視覺刺激不足,使得大腦視覺皮層發育不良,即使透過矯正(如戴眼鏡)也無法達到正常視力(通常指矯正視力0.8或0.9以下)。弱視的常見原因包括高度屈光不正(遠視、散光)、斜視、兩眼不等視、先天性白內障或眼瞼下垂等。
弱視的治療黃金期在6歲以前,越早發現並介入治療,效果越好。治療方式主要是透過「遮眼治療」或「紅光治療」等方式,強迫大腦使用弱視眼,促進視覺通路發育。
什麼是近視?
近視(Myopia) 是一種屈光不正,指遠方平行光線進入眼睛後,聚焦在視網膜前方,導致看遠處模糊。近視主要是眼軸過長或角膜曲率過大所引起。近視是可以在矯正後(戴眼鏡、隱形眼鏡)達到正常視力的。
兩者差異與治療重點:
特徵
|
弱視(Amblyopia)
|
近視(Myopia)
|
---|---|---|
定義 | 視覺發育異常,矯正後仍無法達到正常視力 | 屈光不正,矯正後可達到正常視力 |
原因 | 大腦視覺皮層發育不良(如:高度屈光不正、斜視) | 眼軸過長或角膜過彎 |
好發期 | 0-6歲視覺發育關鍵期 | 學齡期兒童(通常在6歲後度數逐漸加深) |
治療目標 | 提升「視覺功能」,讓大腦學會使用弱視眼 | 「控制」近視加深速度,降低高度近視風險 |
治療方式 | 遮眼、紅光訓練,必要時處理根本原因(如:手術) | 散瞳劑、角膜塑型片、特殊設計眼鏡/隱形眼鏡等近視控制方法 |
選擇專業,為孩子視力健康打下基礎
兒童近視控制是一項需要耐心與專業的任務。擁有專業的醫師團隊,能夠為您的孩子提供最適合的治療方案,並給予家長正確的護眼知識與指導,是近視控制成功的關鍵。
文獻來源:
-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。《我國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調查結果》。請參閱國民健康署官方網站相關資料。
-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(AAO). "Myopia: The Global Epidemic." (可參考AAO官方網站或相關醫學期刊)
- Chia, A., Lu, Q., Tan, D., et al. "Five-Year Clinical Trial on Atrop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Myopia 2: Myopia Control with 0.01% Atropine." Ophthalmology, 2016;123(2):391-399.
- Walline, J. J., Jones, L. A., Sinnott, L. T., et al. "A Randomized Trial of the Effect of Orthokeratology on Myopia Progression." Archives of Ophthalmology, 2009;127(7):921-925.
- Sankaridurg, P., Holden, B. A., Smith, E. L., et al. "The Myopia Control Study Group. Efficacy of Myopia Control by Peripheral Defocus Soft Contact Lenses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" Optometry and Vision Science, 2020;97(3):209-217.
- Lam, C. S. Y., Tang, W. C., Lee, P. H., et al. "Myopia Control in Children with Spectacle Lenses Incorporating Defocus Incorporated Multiple Segments (DIMS) Lens Technology."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, 2020;104(3):363-368.
- Bao, J., Li, X., Lim, E. W. L., et al. "Spectacle Lenses with Highly Aspherical Lenslets for Myopia Control: A 1-Yea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." 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, 2022;239:161-171.
- Read, S. A., Collins, M. J., & Vincent, S. J. (2015). "Light expos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yopia."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tometry, 98(3), 209-222.